论秦安古今名人
文/李彦斌
历史名人文化是指长期被历史认识、记录或传播、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在一定地方形成的文化现象。 包括历史名人的出生地、有记载的成长活动场所或故居、留下的遗迹或传说等,都是宝贵的资源,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秦安历史名人文化是秦安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亮点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名人辈出,群星璀璨。 但历史名人资源的挖掘、推广和利用还比较薄弱。 本文对秦安历史名人数量、在秦安的影响力、文物传说、发掘利用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调查,以便有关部门深入开发、宣传和利用。
一、历代地方志、文献记载的秦安历史名人概况
秦安是古成吉时期的中心地区。 相传是人类始祖伏羲、女娲的诞生地。 “西里洼乡”的称号历史悠久,代代相传。 秦安历史复杂,曾属凉州、略阳县、略阳县、解泉县、成吉县、龙城县、先秦县、安邑县、临渭县、安阳县、安阳县、武水县和秦县。唐开元年间,安安县属钦州管辖。 因此,史籍记载的秦安历代文字中,就包括与上述地名有关的文字。 名人辈出,一大批人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成就。
(一)唐代以前的历史人物。 明代第一学者、地方史学家康海在《秦安志》序中说:“秦安居陇西山野,圣贤士子生不息。” 明代《秦安志》记载的唐朝以前的历史人物有郭政、郭和、苻弘、苻坚、苻熊、苻坚、苻融、苻郎、苻常、苻登、苻靖、权义、吕破楼、梁平老、吕光、权敬、玄、权文旦、权绝、权高、权德裕、权灿等人,共计二十余人。 胡缵宗写志时,因前朝成吉已迁居天水,人数过多,故省略了成吉人,只记略阳、西安亲戚。 伏羲和女娲虽然在史书中没有具体记载,但在不同的地方都明确称其为秦安人。 清道光《秦安县志》说:“旧志无成吉人物,说属钦州,成吉依钦州。后来详细有史。成吉人物,只宋绍兴以后,从始,应为钦州独占;唐代从绍兴到大中,钦州与县共享;从大中到周宇文氏,应为县独占,与州共享。与此无关。” 因此,道光《秦安县志》中增加了李光、李陵、权喜庆、权武、权大、权允等权氏家族成员,而省略了傅氏家族的人物。 高秉恒的《秦安县志》稿在先贤传中说:“龙山,是秦枕蜀、天水成吉、龙游卧岙一带,自古伏羲、佤帝在此诞生。”自汉代以来,英杰就有,人数比三府还多(长安东属京兆尹,长陵北属左风邑,渭城西属右辅风,三地辅佐)都城,故称三府)”。 秦安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李广、李才、韦骁、杨子阿、郭政、郭贺、李熙、苻弘、苻坚、苻坚、苻融、苻郎、苻昌、付晶、付雅、付慧、吕婆楼、梁平老、权一、吕光、付登、李特、李六、李雄、李班、杨南迪、陈安、权敬轩、权喜庆、权吴、全文旦、全瑞、全皋、全德裕、全参等。新编县志中,有唐代以前的传记人物21人,分别是伏羲、女娲、李广、李才、李陵、韦骁、李特、李雄、傅弘、苻坚、卢广、王甲、李浩、李渊、李世民、平阳公主、李隆基、李白、全德羽、李敖。 简介中的人物有李干、西光、李七、苻坚、付雄、吕破楼、付融、权义、付皮、付郎、吕钻、吕龙、李信、李宝、付成祖、李显、李渊、李必、李牧、李吉、权敬轩、李询等人,一共有二十二人。
(诗仙李白)
历代志书都各持己见,记载的人物也各不相同。 但秦安是成吉李氏的发祥地,其后裔遍布天下。 据统计,史书中记载的历史人物有20位皇帝,29位宰相,52位将军,510多位诸侯,20多位有影响的文学家、诗人、画家、音乐家、太守、总督等。 、知县、进士、举人等等,不胜枚举。 正史记载的成吉李氏苗族后裔有600多人。 成朝时期,李氏家族从魏晋到北周,几代显赫,光辉史册。 “自周至隋,虞氏为西京之盛”。 礼制相同,一派持笏者百余人。”成为西魏、北周关陇集团的重要核心政治力量。他们在军事和政治上实行的导向性政策影响了关陇的局势,对北周王朝的迅速发展、最终消灭北齐、完成北方的统一产生了重大影响。正是李氏的这股力量,支撑着关陇集团在隋初取得了统领全国、统一全国的壮举,创造了唐朝盛世的政治局面。 ,而卢氏家族都是从秦安起家的,几代人根基延续,强盛不断,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。因此,秦安虽然是左耳西北的一个小县, ,也可称为陇右邹鲁。 胡缵宗在《全载诗序》中说:“陇西有诗人,名李太白、全载之、李昌吉。李太白尚在,昌吉亦为著名诗人。相传风神在酝酿,为世人所敬仰。” 胡氏在《明志》中虽然没有记载成吉李氏,但从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出,他仍然肯定李白、李贺是秦安成吉李氏的后裔。 胡楚说:“唐代圣贤,谥‘文’,韩愈先生、李敖先生、全先生。” 可见,唐朝一共有三个文公,秦安得到了第二个。
(凤山风景区)
根据史料和古籍记载,我们认为唐代以前秦安的历史名人可称为伏羲、女娲、李广、韦孝、苻坚、吕光、王甲、李浩、李世民、李白、李敖、全德羽。 司马迁的妻子刘倩娘是天水女子,娘家在今秦安县。 据《三秦名士考》中的《司马迁夫人传》记载:“刘千娘,西汉天水县城济人,出身贵族,相貌端庄。 ……她书法、绘画、音乐样样精通,尤以绘画技艺闻名。
(秦王苻坚)
(二)明清以来历史名人。 秦道光《秦安县志》记载,明代秦安设立化济丑科后,有张进、张骞父子、胡缵宗、侯乙元等四位进士。 有 22 名成功候选人。 贡生142人,普通贡生6人。 有官员12人。 风银有10人,吴世银有5人。 清道光九年(1828年)以前,进士有蔡岳峰、吴常、张旻、张思成、李谦、李荣景六人。 晋级27人,晋孝廉洁2人,授功胜137人,授贡3人,晋武3人,其中蔡超、党守正、胡子元等46人晋升武林。 军队晋升2人,世袭职务2人,授予爵位23人。
明代正传有王叔、张仪、胡琏、胡世绩、张进(有张骞传、张知举传)、王伦、胡缵宗、侯乙元、孙叔贤、张惠、胡多建. 还有 13 个共同故事角色。 清传人物有蔡其云、陆探然、张明才、徐世杰、胡素峰、蔡岳峰、张子敬、何谦、张必胜、胡毅、吴强、杨玉国(附杨滔传) 、张伟、曹济深、张邯、王友贞等17人。
(胡钻宗)
道光十八年以后,秦安又有张思成、王绩、赵文渊、张兆基、丁锡奎、韦垂祥、傅延熙、安维钧、刘永清九人考进士。 至此,秦安、明清两代有进士记录的有19人,文武进士共24人,翰林院编修4人,进士72人。 民国时期,秦安县流传着“三月八日,一考入国子监,八十九,一考入国子监”的说法。 这个“探花”指的是中丞胡钻宗,但参考《明史》可知,胡钻宗是前三名之一,与探花相差甚远。 但《胡氏族谱》和道光《秦安县志》均有记载。 科举考试后,原定胡缵宗为第一名。 第一等第三人成为第三等第一人,因为有权势的人暗中保护自己的儿子。 李东阳这位大儒,十分珍惜自己的才华,因有保证,同名传于他,并保证不效仿。 可见明代科举制度的幕后运作相当严重。 对于此事,康士英在《明志》序言中也隐约提及,表示极度遗憾。 但秦安百姓和当时的一些义官仍视其为花。 因此,秦安文庙的正面雕刻了两条龙。 清代知县牛云珍为胡缵宗题写了文庙泮池上的“凤凰池”。
(龙上钢铁侠安伟君)
二、出生地有争议的秦安历史人物及其原因
(一)伏羲、女娲,人文始祖。 伏羲、女娲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,受到崇拜。 关于他们的传说流传甚广。 毕竟这段历史太过遥远,史书中关于它的记载也很少; 传说的来源也很多,令人困惑。 有些人相信他们是人,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是神; 有人推测这个传说起源于北方,也有人推测起源于南方。 但天水和秦安一带应该被认为是伏羲和女娲的出生地。 相传伏羲之母华胥“步雷则诸祖之足”(唐代司马震《补三帝实录》),不知不觉中引孕而怀孕,“生下十二年祭”(东晋王贾《拾遗记》)。 秦汉时期,朝廷为了纪念伏羲,在伏羲最初崛起的中心设置了成吉县。 近代秦史专家马飞白认为,《秦季氏·郡县志》中,城集就是秦代旧郡。 成吉县初属陇西郡,汉武帝元鼎三年(公元前114年)改为天水县。 《史记·文帝年谱》记载:“文帝十五年,黄龙生”。 同时,秦安也是女娲的出生地。 秦安龙城镇有汉代以前建的女娲庙,还有风塔、风沟。 、凤营等相关地名,以及洼黄、凤尾等村名。 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(石砀水)出北山,山上有女娲庙。” 这里的女娲庙应该在秦安县安福镇。 “西里洼乡”名称的由来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 文字记载是明代记载的阳武川何氏砖刻的“程记”。 据此,胡家判断秦安是伏羲所生。 这块土地肯定是汉代的遗迹。 1960年代唐墓出土的“成吉”墓志铭,是对成吉在唐代统治的确认。 清道光《钦安县志》记载:“龙城有‘娲皇故里’,设一定巡检站”。 这意味着,民国以来,“西丽洼乡”的称谓正式从文献中出现,并正式收录在当时文人的诗集中。 《西里洼乡歌集》至今仍在使用。 泰山寺、兴泉圣母宫均有著名书法家吴樟树、李国玉书写的“西里洼乡”字样。 可见,这个文化品牌历史悠久,享誉世界。 共识。
当然,伏羲和女娲是中华人文的始祖,全国各地都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传说。 伏羲族的迁徙路线应该是从清水河大地湾出发,经天水三阳川到宝鸡,再到河南。 路线很清楚。 女娲部落北迁,在山西、河北留下了相关遗迹和传说。 但其原始发源地应该是渭河支流葫芦河流域,即天水的秦安河和三阳河。
(龙城镇女娲庙女娲炎雕像)
(大地湾博物馆)
(2)以李光为代表的成吉李氏家族。 据司马迁《史记》记载,西汉飞将李广的始祖李信由怀里迁居成吉,是李氏经营陇右的开始。 后来李广的父亲李尚任成吉令,李广出生于成吉,古成吉秦安就是成吉李氏的故里。 天下李氏以陇西李氏为主,而陇西李氏最重要的血统就是成吉李氏。 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,成吉李氏家族一代代人才辈出,成为国家的栋梁,影响着人们的影响力。 从汉代到唐代几千年,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艺术潮流,苗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。 唐朝建立后,唐朝自称是陇西成吉李氏后裔,即西凉王李浩之后。 同时,诗人李白也被称为李浩的九世孙,所以陇西成吉(今秦安县北)是他们的共同祖先。 。 1965年9月,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在秦安县叶堡乡杨家沟发掘出土六座唐墓。 其中五座坟墓被盗。 仅一墓,就出土文物180余件,其中随葬品3件。 色彩缤纷的武士俑、文官俑、仕女俑、马俑、骆驼俑、墓兽等,随葬品规格与章怀太子李显墓一模一样。 虽然墓主人身份不明,但可以推测,这组墓葬必定与唐皇室成员有关。 墓中仅存的文字砖上有成吉县和景龙三年的地点和时间信息。 墓葬及相关遗物可以证明唐代的成吉县无可争议地位于秦安县以北,这一点可以得到许多历史、地形资料的佐证。 唐朝将宗室成员葬于成吉也是理所当然的。 据《唐书》记载,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克用,曾被封为成吉王。 可见,秦安县北部的成吉县也是唐代李氏封地之一。
(韩非将军李光)
(唐太宗李世民)
近年来,随着韩成吉的土地统治之争,关于跳伞运动员李光及其后裔李成吉家族的争议也随之兴起。 也就是说,景宁的“治平成吉论”,使成吉及其相关的成吉人物成为景宁人物。 但我们应该遵循古老的传统,以秦安县城北三十里为成吉这一结论为基础,对成吉人物进行分类,满怀信心地推广成吉人物。 除李成吉家族外,与成吉有关的历史名人还包括萧凯等分裂分子等政治军事人物。
(肖凯)
(三)略阳氐人的历史名人。 前秦王苻坚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,祖籍略阳县临渭县。 由于史学界对临渭县的具体管辖范围存在争议,苻坚的出生地也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。 但明清地方志中的《秦安县志》中却有苻坚的记载。 但据历史考证,有观点认为,临渭县的行政区域为今麦积区三阳川的普地村。 该村与秦安县一河之隔,但如今的云山、兴丰等镇历史上也属于临渭县,至今还残留着不少傅姓、浦姓的村落。 因此苻坚的家乡可以说是在秦安还是麦积,历史上并没有定论。 当然,可以肯定的是,与苻坚一起的很多历史人物,如权义、吕破楼、吕光等,都是略阳人(即秦安人)。
(4)由于行政划界的影响,一些古代属于秦安的历史人物,划界后归属于其他地方。 比如西汉阿阳人李涉等,由于阿阳人在今天的张家川境内,所以他们不再被列为秦安的历史名人。 明清以来秦安的一些科举人物,如原籍秦安的进士丁锡奎,解放后划归通渭县,所以今天他被视为通渭的历史人物; 清朝进士李谦,原籍秦安,后来家乡高庄李氏划归张家川县,所以现在是张家川的历史名人。
3、秦安历史人物及往年生活遗存研究
秦安地处关陇要道,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。 经过战乱和异族入侵,明代以前的史料和文物很少,这给秦安历史名人的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。 秦安的资料散见于各种史籍中,上面看到的秦安及唐代以前的人物均出自于此。 秦安的许多历史人物早已成为既成事实,如开孝、李广、郭政、郭和、卢光、全谊、全德裕等。 还有一些历史名人在秦安留下了坟墓和地名。 如北周将军、前进郡公景宣墓就在莲花镇的西山上,北周吕氏后裔修建的建崇寺也在附近。郑川; 全氏故居在王印村宝泉村。 清代,出土了唐宋八大家领袖韩愈所书的全德裕墓碑。 秦安还是诗人李白的故乡。 2010年,县文化广电和县地方志等部门联合对李白故里考证进行了调研,并进行了深入探讨。 我国著名李白研究者何淑英倾其一生的研究成果。 研究结果表明,李白的父亲离开四川后在唐代成吉老家定居,李白一生五次回家乡,这是有道理的。 天水玉泉寺有李白诗碑一座。 唐代历史名人秦安位居第二,即全德裕和李敖。 卢、权在秦安留下了大量的塔像。 然而,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入研究和宣传工作却很少开展。
(秦安文庙)
明清以来,胡缵宗、侯乙元、李元芳、杨玉国、安卫俊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,应该予以宣传和纪念。 秦安县境内,尚有胡宗长子胡川故居,现为公房,面临倒塌荒凉。 李元芳故居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已修复保存。 安伟军故居已无踪迹。
(秦安葫芦河公园)
除了秦安的历史名人外,还有其他外国文化名人在秦安留下的文物,也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,如著名太监牛云珍、康海等留下的各种纪念石碑。 、吕楠等明代顶尖学者。 可惜的是,文化名人王九思等人为胡氏书写雕刻的墓碑大多散落在民间,几乎无人看守。 秦安历史名人创作的诗文尚未得到系统的挖掘和整理。
(苏峡水库)
(街亭古战场)
可见,除了市场撰写的《李白故里在秦安》和纪念安卫浚诞辰157周年系列研究文章外,秦安对历史名人的发掘和宣传很少进行。
4、秦安历史名人资源开发利用
近年来,结合天水伏羲文化节,秦安对秦安伏羲文化资源进行了更多的挖掘和研究。 凤山三清殿后面建有伏羲殿,著名雕塑家何二女士制作的伏羲雕像完全移至伏羲殿,成为秦安伏羲文化的重要支撑。 据史料记载,三皇庙始建于元代,位于秦安泰山寺老君殿旁,祭祀伏羲、女娲、神农。 有关女娲崇拜的重要历史信息。
如今,县内龙城县女娲庙继承传统并已修复,女娲祭祀仪式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女娲文化已成为秦安历史文化的亮点。 但伏羲文化的研究、开发和利用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。 除了一些文章中偶尔提及外,唐朝之前的历史人物并没有被公开,也找不到任何踪迹。 例如,跳伞运动员李广、奎孝、西凉王李浩、诗人李白、著名宰相全德裕等都没有在秦安设立标志性的纪念设施。 明代著名历史人物胡缵宗和秦安民间在兴泉村设立胡缵宗纪念馆,规模较小,尚未形成气候。 清代历史名人安卫钧私人投资修建了晓园别墅,并立有安卫钧雕像。
结论:综上所述,秦安拥有丰富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,但长期以来并未得到真正的开发利用,相当一部分已被外地利用; 整理史料、开展秦安历史名人研究刻不容缓。
当前,秦安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。 要抓住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历史机遇,以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县为目标,积极开展和实施各项文化旅游项目以文化扶贫为主线,把文化旅游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,充分发挥秦安历史名人丰富的资源优势,建立历史名人纪念馆和标志性雕像,举办名人文化活动通过举办节庆活动、制作名人故里影视作品等多功能形式,不断扩大秦安历代名人的影响力,凸显地域文化特色,以伟大的精神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。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繁荣。 成绩并达到新的高度。
作者简介:李彦斌,笔名仙岭渔夫、玄铁,1974年出生于甘肃省秦安市。 199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,曾任西北师范大学文联会刊《我们》主编。 毕业后,他在乡镇工作多年,后调到秦安县地方志办公室从事县志编撰工作。 业余时间从事诗歌、散文、历史地理论文写作。 在《天水日报》、《天水晚报》、《档案》杂志、《伏羲文化研究》、《天水学术期刊》等发表诗歌及论文20余组(篇),诗作入选《灿烂星河——西北师范大学校友诗选》(2002年,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)、《2015中国诗词选》、《诗歌·诗歌杂志》、《当代新诗百首》等纸质及网络作品诗歌杂志。
本文来自网络。 The copyright of images, texts, videos and editing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.